民宿产业撬动旅游大市场 湖州民宿业火爆

浏览量:156 时间:2017-09-26
摘要: 曾经有人说“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入住一家民宿。”十几年来,民宿,迎合了城市人的“乡愁”,又满足了游客“深度接触”当地文化的要求,丽江、阳朔、洱海、乌镇等

         民宿产业发展迅速 撬动旅游大市场
         曾经有人说“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入住一家民宿。”十几年来,民宿,迎合了城市人的“乡愁”,又满足了游客“深度接触”当地文化的要求,丽江、阳朔、洱海、乌镇等各地民宿经济腾飞。
         尽管各地对“民宿”尚未形成统一定义,发展模式也不尽不同,但有一些特质是可以确定的:
(1)游客与民宿主人应该有一定程度亲切的交流;
(2)民宿能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让游客认识当地,如农事活动、农家菜等;
(3)小规模经营为主,房间数量并不多。这些特质将民宿与酒店区别开来。 当许多地方还在如火如荼进行城市建设时,湖州早早将目光转向了乡村,民宿经济日益红火,撬动了旅游大市场。
        2015年湖州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751.78万人次,直接经营收入30.9亿元,带动了相关农产品销售收入5.18亿元。在全市大力培育下,各县区因地制宜,走出了自己的民宿发展路径。
安吉县是湖州较早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县,以自然生态、农家味道、农事野趣等为特色,形成了“美丽乡村+农家乐”模式,从吃到住,为大城市居民提供了定期的可以较长时间居住的乡村度假机会。
长兴县民宿经济从无到有,形成了“景区+农家乐”的模式。结合特色农园景区和农事活动,乡村旅游呈现板块式发展,集中在水口乡茶文化区,该镇顾渚村、金山村等几乎家家开农家乐。近两年,小浦镇八都岕十里银杏长廊景区民宿业也开始起步。
        长兴县有各类农家乐400余家,床位数15700张。2015年,该县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585.9万人次,实现营收8.36亿元。
而德清县民宿业态以特色精品民宿为主。2007年,南非人高天成在德清县莫干山建了裸心谷,其后民间投资集聚形成“洋家乐”品牌,一批以老式农房改造、高端服务为特色的民宿兴起,吸引了国内外中高档消费人群。
        依托水乡古镇文化,南浔区民宿业态初显。截至目前,南浔古镇共有民宿11家,104间客房,这些民宿以古宅改造为特色,集聚在东大街,价位从380—1500不等。
吴兴区民宿业态以农家乐为主,分布在妙西和埭溪两镇,形成了“旅游项目+农家乐”模式。2014年以来,妙西通过开办采桃旅游节、杨梅节等活动,吸引约60万游客,初步形成村落文化游和“农家乐”体验游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,引进了白鹭谷悦文之星、霞幕山生态园等项目。
2010年,整个德清只有4家民宿。5年后,这一数字涨到了350。民宿创造出来的商机太过诱人,原本的家庭副业,逐渐成了农民的主业,投资客也纷纷涌入,到处物色合适的地点,民间自发投资导致其数量快速增长。然而在全力培育新业态的同时,湖州民宿产业也遇到了瓶颈。
数量膨胀 发展遭遇瓶颈
         急剧膨胀的民宿数量和游客数字背后,一些现象让人忧心。安吉上墅乡董岭村,全村常住人口200余人,但一到旅游旺季,上山游客日均2000余人,入村的公路上车一辆接一辆。
“农家乐和民宿增收效果有目共睹,趋利性会会促使大家非理性投资,没有房子的要建房子,有房子的要扩建,违章建筑、违法用地问题就出现了。农家乐数量也趋于饱和。”该乡经济发展科有关负责人坦言,董岭村依山而建,生态环境承载量有限,大量游客带来了大量生活垃圾,给当地治污造成了极大负担,每年投入达200万以上。
快速增长的游客数量也增加了政府在交通和治安管理上的压力。安吉县旅委进行的游客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,游客对交通满意度最低。“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。”
该县旅委负责人介绍,在收到的174份意见中,有56份意见都提到了交通问题。“偏远的地方进出不方便,到山区公交车又少,还有一些游客认为去往农家乐的道路指示标识不够清晰等等。这些反馈折射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提升。”
        同时民宿经济的“红火”导致越来越多人想进入这一行业。求热求快使得民宿难出精品,“千家一面”现象初露端倪。
爆满的入住率给莫干山地区的民宿从业者带来了丰厚的收入,但过高的复制“热情”也让人忧心。“复制的目的就是想快点赚钱,没有细节的斟酌,也没有时间思考自己想要打造什么的民宿。”莫干山居图的老板朱锦东说道,“这两年,新建的民宿乍一看上去全是旧木材、土胚房、鹅卵石,有些大同小异了。”
“一窝蜂地涌进一个领域只会扼杀它的可持续发展。”安吉县旅委副主任罗福娣表示,“复制使得民宿行业准入门槛降低,导致资源浪费。数量多了,会产生同质化竞争,进而影响服务品质。”
同时,同质化竞争使得长兴水口乡民宿产业利润趋薄。顾渚村农家乐包吃包住一天60—100元,但随着物价上涨,人力成本增加,农家乐利润正在。“餐饮毛利润30%,还要付人工费和各种杂费,过年过节还要搞老客户回馈,1年下来也就赚个辛苦钱。”长兴民宿芭提雅的老板贾小敏说道,由于当地客源多为长三角地区老年群体,涨价也面临了一定的阻力。
        利润趋薄导致大部分民宿选择“走量”,随着大量游客涌入,服务人员出现缺口。2015年安吉、长兴两县共有民宿1033余家,床位30700余张,但从业人员只有5300余人,即平均每家民宿有29.7个床位,却只有5.1个人服务。“从游客反馈来看,目前管理和服务问题游客提的还是比较多的。”长兴县旅委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卢有梅表示。 传统农家乐的经营方式束缚了当地民宿业的进一步发展。而在以高端民宿为主的德清和南浔,投资者们也有烦恼。
         走进南浔东大街的一家民宿,冬日阳光下,邻水的宅子古色古香,但入住的人却寥寥,“旺季人多得住不下,忙不过来,现在淡季就几乎没什么人。”工作人员雅慧告诉记者。
“淡旺季问题会直接涉及到民宿的投资回报率。”民宿莫梵负责人沈蒋荣告诉记者,莫干山地区冬天较为寒冷,民宿入住率业相对较低。“投资民宿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风光。基础改造加室内装修,成本并不低,再加上后期运营、人工成本的投入也很高,如果淡季持续的时间过长,回收成本的周期就会被无拉长,风险也会加大。”
生态承载量有限、交通管理有压力、同质化竞争、淡季入住率低等问题正在考验湖州民宿经济可持续发展。如何破题,是相关部门和民宿经营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